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科教学过程监控与评价实施方案
(试行)
为认真贯彻落实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》(教高〔2012〕4号)、《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》(教高〔2013〕10号)等文件精神,建立健全校内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,强化教学单位教学管理责任,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,特制定本方案。
一、目的和意义
通过对本科教学过程的监控与评价,增强教师教学的责任意识,强化教学管理的主体责任,巩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;及时准确地掌握教学工作有关信息,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;建立常态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,形成良好的教风与学风,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。
二、对象和内容
对象:全校各院系(不含涉外学院、班戈学院、继续教育学院)
内容:包含12项一级指标,32个观测点(详见附表1、2)。
三、领导与工作机构
四、评价方法
评价每年度进行一次,主要通过数据采集、审核数据、实地考察等方法来实施。
(1)数据采集:由学校各职能部门及院系提供相关数据材料。
(2)审核数据:考核小组审核相关数据材料。
(3)实地考察:由考核小组深入各院系查阅相关材料、了解有关情况,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指标进行评价。
(4)考核小组将考核结果提交到领导小组审核,审核通过后提交学校党委会审定。
(5)评价总分:100分。各项指标的观测点最高得分为其对应分值,最低得分为0分。
(6)当某些院系与某指标无关时,去掉该项指标分值后再折合成100分来计算,如,当某院系没有本科毕业生,与主要观测点“毕业设计(论文)”无关时,去掉该项指标5分,该院系95分为满分。则该院系最后得分=原得分*100/95。
五、结果的应用
1.学校将评价结果作为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2.根据评价的最后得分情况,从高到低排名,在全校范围内公布。
3.对排名前六名的院系教职工给予奖励,奖励标准分别为人均1000、800、700、600、500、400元,并授予“本科教学过程管理工作先进单位”称号。
4.本方案从
附表1:
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科教学过程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
指标 |
主要观测点 |
分值 |
1. 教学工作地位(8分) |
院系领导研究教学工作 |
2 |
院系领导教学巡查 |
2 |
|
院系领导听课 |
2 |
|
教授、副教授上课 |
2 |
|
2.教学文件建设及档案管理(4分) |
教学文件建设 |
2 |
教学档案管理 |
2 |
|
3.教学基层组织活动(11分) |
院系教学督导工作 |
5 |
教研室教研活动 |
3 |
|
公开示范课 |
3 |
|
4.教学秩序(18分) |
人才培养方案执行 |
5 |
教学事故 |
5 |
|
学生到课率 |
5 |
|
调停课率 |
3 |
|
5.课堂教学(15分) |
学生评教 |
6 |
校督导评教 |
5 |
|
同行评教 |
4 |
|
6.实践教学(15分) |
实习 |
5 |
实验教学 |
5 |
|
毕业设计(论文) |
5 |
|
7.教材建设与管理(3分) |
教材建设 |
1 |
教材管理 |
2 |
|
8.实验室及设备管理(4分) |
实验室管理 |
2 |
设备管理 |
2 |
|
9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(4分) |
实习基地建设 |
2 |
实习基地管理 |
2 |
|
10 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 (10分) |
考试试卷检查 |
4 |
学生考试违规率 |
3 |
|
教师监考及成绩登录 |
3 |
|
11.教学信息收集及反馈(4分) |
教学信息收集 |
1 |
教学信息反馈 |
3 |
|
12.学生就业(4分) |
学生就业率 |
2 |
学生就业质量 |
2 |